贪嗔痴慢疑
在大卫·芬奇的《七宗罪》,七大罪行:贪婪,色欲,贪食,嫉妒,懒惰,傲慢,暴怒,而对于佛学中的贪嗔痴慢疑五毒其实可以对比起来
##贪
###概
佛学中的贪,涵盖了多种,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五欲之贪,对应七宗罪则是,贪婪、色欲、贪食。
人活与世,或苟与畜生,或纯与璞玉
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分“生理”、”安全“、”社交“、“尊总”、“自我实现”、“超自我”,我并不全部认同这样以偏概全的结论。
人其实属于动物高级产物,虽不会像动物般无脑求生存,但是在社会这个大框架下,更像是抽象出的模块,伪装出各种形式,如伦理、道德,加强社会大系统的稳定性,最终实现种族生存。
–最终结论:人还是自私的,也罢分为小私、大私而已。
理想的人,终想成为大私之人
回到贪,这个属性,终究还是围绕人性盘旋。
自律自己的人都不会差到哪里
###色
受贪之色控制的人终究会受到生理、心理的惩罚。肉体不堪重负,心理道德谴责。
重者接受社会宣判
###食
还记得四年前,小年轻并没有肚子,没有多余脂肪,健康的人。
上班之后,饮食习惯一变再变,且不加以控制,短短两个月时间,膘肥腰圆。更称不上体壮,都是虚肉
这其实对于自我的控制太显薄弱
长时间,我一直认为所有的欲望都跟随你自己的心,肥胖源于非自律。
唯有自律,你才可以感受到肉与灵的融合,相依相伴。
###睡
对于睡,想到中学很长一段时期,我座位的墙壁上,刻着一段字
被窝是青春的坟墓
那时在寄宿学校,早上会有早操,每天都傻傻祈祷能下雨,因为这样就不用做早操了。
经常会晚起,终有天,我受不了自己这样被被窝所束缚,有一个多月时间,我会趁天还未亮,迎着雾在操场散步读书。
好景不长,到冬天之后再也起不来了。
从中学就可以看出,我对睡的控制力很差。
我曾经认真的考虑过,大多数人一生中睡眠至少占据1/3,倘若活70岁,那么也是睡了23年,大约8400天,201600个小时,倘若人不睡眠,可以做多少事情了
于是找到一些不睡之人的资料,法国人列尔贝德的故事
无法睡眠是否属于脑功能障碍呢?事实上,有些不眠者的智力倒显得更高一些。法国人列尔贝德1791年生于巴黎,至1864年逝世,在这73年的生涯中,居然有71年没有睡过一次觉。
这种情形源发于他2岁时的一次事故。1793年他和父母一起去看国王路易十六被处绞刑的场面,不料观众席倒塌,将他压在下面,昏迷过去,虽被在医院中抢救复生,但他的头盖骨却破裂难补了。由于这个缘故,他一生中都无法睡了。但这并没有妨碍他的读书与考学,以至后来成为颇有名望的学者。列尔贝德的脑究竟是怎样像心脏那般无止歇地工作下来的呢?
于是我自己做了些测试,发现通宵生理上是无法接受的,但是在1-3点左右这个时间段,休息一阵,再持续工作,效果是不错的。但我怕对健康透支,再也没有进行下去。
对于大脑工作的机制,现在科学家都还没有剖析透彻,我相信有天,人可以自由控制大脑中的电刺激,就像网上的数据一样简单,由此可以自我控制睡眠
##痴
对于痴,我是害怕的。
和智商情商无关,或许是人生下来技能树会自带
在佛学也称愚痴。对世界,对社会,对周围浑然不知,不会思考,随波逐流,活着也即是活着
在我看来,痴也是另一种痴,痴心
项王的“虞兮虞兮奈若何”,梁祝化蝶这类凄美爱情故事,是让人羡慕不已的
看过本讲爱情及两性的书中,写道:
“爱情就像DNA的双螺旋结构,双方不断为对方付出而互相盘旋从而不断升华”
而对于非双螺旋结构体,那就是无脑的痴。低情商的痴心。
再看我来,这些都是理想结构,社会中没有如此多如此好的双螺旋,也没有长时间的痴心。
倘若遇到,此生足矣,共勉之
##慢
傲慢,其实也属于个体低情商的表现,身边这种人总会有
但是,在一群体,开启了这种慢,每个体纵使非低智商,也会沦为慢,正所谓乌合之众!
对于慢,也无从细说,此类人此类群体,
也终究会是过客
##疑
毫无道理的怀疑、否定一切即疑
对于爱思考的人,此疑并非彼疑。两者有质的区别
爱思考的人,爱智慧,会有思辨的过程
想起高中时,和一书友,总会在夜宵时谈世界,谈人,谈书。
有次他忽然给我说“你有想过没有,我们所有的一切就像是个布偶戏,天顶中会有个外星人一直监视着我们”
我顿时头发发麻,想道“逃不掉的终究是逃不掉的”
对于那个外星人。好比上帝是否存在,即使上帝存在,我的大脑也在我的逻辑体系中,并不会干扰我,
换一种角度或许根本就不是一个思维体系,无法衡量。
就如《星际穿越》中外星人存在一样
##总
对于佛学五毒,其实我最在意的事三毒贪嗔痴,无时不刻影响我们的肉体、心灵、生活。谨记于心。
推荐部纪录片《人生七年》,导演花了56年时间将多个人的7岁到56岁,各个阶段的状态,思考汇成一部电影。
片中懒惰的人,潜移默化变为流浪汉,落魄人生,穷的人对于饮食不节制,变为胖子。
人生短短几十载,对于贪嗔痴,对于自律,将会取决于你变成怎样的人,共勉